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抑郁症前瞻性队列

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王刚教授团队阐述膝下前扣带回(sgACC)功能连接对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

发布时间:2024-10-11
浏览次数: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王刚教授团队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ontribution of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subgenual anterior cingulate to prediction of antidepressant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索了膝下前扣带回(sgACC)功能连接在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中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sgACC与额顶控制网络关键脑区(DLPFC及IPL)之间的功能连接对12周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疗效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些发现深入揭示了抗抑郁治疗反应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为指导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方向。该工作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刚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周媛研究员合作完成,北京安定医院副研究员王赟、中科院心理所硕士生王昌硕为共同第一作者,王刚教授和周媛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本研究纳入了87例抑郁症患者,在基线期采集所有受试的静息态fMRI数据。经过12周艾司西酞普兰单药治疗后,根据治疗末HAMD-17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治疗缓解组(RD, n=42) 和治疗未缓解组 (NRD, n=45)。首先,我们将sgACC作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其余全脑体素之间的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RD组sgACC与双侧DLPFC和双侧IPL之间的功能连接值显著地高于NRD组(图1)。此外,相关分析显示rsFC连接值与症状改善程度显著正相关。

图片 1.jpg

图1 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患者sgACC rsFC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

进一步,我们基于基线期sgACC rsFC的全脑连接图构建预测模型来预测药物治疗的疗效,并采用Haufe变换用于解释有显著预测作用的rsFC特征。结果发现,基线sgACC rsFC也能显著预测了12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经10折交叉验证,其平均准确率为72.64%(p<0.001),平均曲线下面积为0.74(p<0.001)、平均特异性为0.82、平均敏感性为0.70(图2)。其中,起到显著预测作用的大脑体素主要集中在FPN网络内(图3)。

图片 2.jpg

图2 疗效预测10折及平均ROC曲线

图片 3.jpg

图3 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的大脑体素集中在FPN网络

本研究结果提示sgACC和FPN之间的rsFC是MDD患者抗抑郁治疗反应的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这些发现加深了我们对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理解,并为实现MDD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了方向。

该研究得到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21ZD0200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1597,82071531)和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项目(QML20231901)的资助。